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科学研究

学术报告:等价晶面的不等价生长 —— 理解配体的动态行为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6-06

报告题目:等价晶面的不等价生长 —— 理解配体的动态行为

报告时间6月10日 10:00

报告地点:致腾楼223会议室

报告人:陈虹宇


个人简介:陈虹宇,浙江台州人,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助理教授;2011年升任终身教职副教授;历任化学系副主任、数理学院副院长、理学部副主任。2016年加入南京工业大学担任教授,共同组建了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任执行院长。2021年7月加入西湖大学,任化学系教授,校长助理,本科书院院长。

陈虹宇课题组致力于推动纳米合成走向按需设计,正如有机化学逐渐系统化的初期发展,不断提升纳米尺度的控制力,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发现其背后的机理,并应用这些合成工具拓展新颖的纳米结构,探索新型应用,最终实现精密复杂纳米器件的“全合成”。其发展的合成方法包括:1)活性生长法,即抑制纳米颗粒大部分表面,使小部分区域选择性生长;2)构筑固-固界面,连续调控核-壳、偏心、Janus等纳米结构;3)胶体溶液中操纵纳米线,盘旋成圈,扭转成麻花,编织成绳等;4)在纳米结构中构筑手性;5)非传统操控手段,如宏观载体的拉伸,超声和空泡轰击,外磁场诱导形变等。在知名化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IF>10的通讯作者文章70余篇。他所培养的学生、博士后中,现有20人任教授/副教授。

邮件:chenhongyu@westlake.edu.cn;

主页:https://nanosynthesis.github.io/


摘要:在纳米晶生长过程中,物质沉积和配体抑制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是由于描述方便,科学家们往往将其分开表述,避免了动态复杂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晶面控制”是一个抽象的术语,其中隐含了配体的动态作用而强调终态,相当于把复杂的动态过程打包,简化成黑匣子了。

近年来,我们的团队一直在研究活性位点生长模式(Active Surface Growth),该模式主要利用了纳米颗粒生长与配体抑制钝化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我们强调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并探索了传统晶面控制方法所不能描述的异常生长。简而言之,配体的结合和紧密排列都需要时间,相对“新”、“旧”表面上沉积产生的产物会存在明显差异。配体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了等价位点上的不等价生长,其中配体不足的位点会接沉积更多的生长材料,并随着生长不断刷新;而配体较多的位点则会在动态竞争中失利,并因更密集的配体抑制而变得更老。这种强者愈强的正反馈能解释为何材料会集中沉积在少数活性位点上,打破了对称性,并创造出像纳米箭头、纳米徽章、纳米螺旋桨和超细纳米线森林等超越传统合成能力的奇特结构。活性位点生长模式是一类新型的纳米合成反应,我们相信,其进一步的发展将创造前所未有的合成控制力。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