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科学研究

非线性光芯片在高速光通信领域的应用

信息来源: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9-12-25

报告题目:非线性光芯片在高速光通信领域的应用

主讲嘉宾: 蒲敏皓,丹麦科技大学光子工程系副教授(高级研究员)

邀请人:张晗 教授

时间:2020年1月6日上午9:30

地点:沧海校区致腾楼223会议室

内容摘要:

当今互联网每秒钟传输着几百万亿比特的数据,消耗世界总电量的9%,而且还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续增长。尽管世界范围内已经铺设了大量基于普通单模单芯光纤以及波分复用技术的光纤通信系统,受限于光纤非线性等因素,当前的光传输容量已经接近瓶颈。为了进一步提高传输容量,多维度的复用技术(如波分、时分、空分复用等)开始被采用。然而多维度复用技术需要使用大量不同波长的高品质激光器光源,激光器的数量增加引起的系统能耗增加将带来一个严重的能源问题。因此,怎样实现低能耗多波长的激光器光源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此报告将介绍丹麦科技大学在集成非线性光学方向的研究,以及非线性光芯片在高速光通信领域的应用。

主讲人简介:

蒲敏皓,丹麦科技大学光子工程系副教授(高级研究员),欧洲研究理事会个人资助计划 (ERC Starting Grant) 获奖者。从事集成光学,纳米光子学,非线性光学,光频梳,光信号处理、微波光子学方面研究。2005年获天津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KTH)硕士学位,2011年获丹麦科技大学(DTU)博士学位。近年来致力于新型集成非线性材料平台的研发。基于III-V材料砷化铝钾研制的超高速光芯片被评为2015年丹麦十大科研成果。研制出的第一个毫瓦级阈值微腔光频梳被Science编辑认为是实现全集成频梳光源的里程碑。研制了多波长光源且成功地用于光通信刷新芯片级单光源数据传输记录,于2016年获欧洲创新理事会(EIC)“地平线奖”(Horizon Prize)。在Nature PhotonicsOptica Laser Photon. Rev.等知名SCI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文章130余篇,受邀报告26次,H-index 23 (Google Scholar)。担任OpticaLaser Photon. Rev.Adv. Opt. Mater.Nanoscale等十余个SCI期刊审稿人,国际学术会议CLEO微纳光子器件分会TPC委员。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