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科学研究

分子筛中介孔形成机制与酸性位催化性质的理论研究

信息来源: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9-07-10

报告题目:分子筛中介孔形成机制与酸性位催化性质的理论研究

报告人: 翟冬 助理研究员 (山东大学)

报告地点: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23室

报告时间:2019年7月17号10:00-11:30

主持人:苏陈良 教授

摘要:

分子筛是石油加工、工业催化、吸附分离等化工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多孔材料之一。其固有的微孔特性虽然能带来大比表面积、择形性、限域效应等诸多优点,但狭小的孔道也制约了大分子在其内部的扩散速率,因孔道堵塞而导致大分子在其中的催化性能低下。为此人们提出各种方法制备出具有介微孔复合梯级孔道结构的分子筛来改善大分子在其中的扩散性能。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我们揭示了碱处理和有机小分子原位合成这两种高效的梯级孔道分子筛制备方法中介孔形成的微观机制,为优化改善制备方法和设计新的梯级孔道分子筛制备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分子筛的酸催化能力方面,我们从稳定性、可接触性、酸强度三个角度建立了分子筛中酸性活性中心的多维评价方法,为设计筛选高性能分子筛催化材料提供理论判据。

报告人简介:

翟冬,1986年出生。2009年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工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15年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2015至2018年在上海大学物理系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研究中心及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至今在山东大学(青岛)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担任助理研究员职位。长期从事多孔材料、催化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的理论计算模拟与设计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和合作作者身份在Chem. Mater.、J. Catal.、PNAS、App. Catal. B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