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结构调控与催化性能
报告人: 王定胜 副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地点:深圳大学南校区计算机软件大楼223会议室
报告时间:2019年7月16日10:00~12:00
主持人:苏陈良 教授
摘要:
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具有长程有序的超点阵结构,保持很强的金属键结合,使它们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但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较合金更为困难,如何探索新的合成反应制备特定结构与性能的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是纳米合成化学中的挑战性难题。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发现并提出基于有效电负性数值的“贵金属诱导非贵金属还原”机制,实现了数十种双金属合金与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的合成,但对于完全由非贵金属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仍旧存在困难。我们进一步发展合成方法,精确控制合成条件,采用液相共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完全由非贵金属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其尺寸均匀,结构确定,且该系列材料对于苯乙炔等底物的液相选择性加氢和乙炔富乙烯气相选择性加氢都显示了更高的烯烃选择性和更好催化稳定性。这方面的工作充实了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合成方法学的同时,也为其在工业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组成、尺寸和结构可控的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晶材料基础。
简介:
王定胜,1982年出生。200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9至201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7月加入清华大学化学系,被聘为讲师,2012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15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研究领域为无机纳米材料化学,自2009年博士毕业以来,一直以无机纳米合成化学为基础,主要从事金属纳米晶、团簇及单原子为主的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调控与催化性能研究。201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3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8年获青年拔尖。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48篇,含1篇Proc. Natl. Acad. Sci.、1篇Sci. Adv.、5篇Nature Commun.、7篇J. Am. Chem. Soc.、6篇Angew. Chem. Int. Ed.、6篇Adv. Mater.、1篇Energy Environ. Sci.、1篇Joul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