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科学研究

基于催化基础研究的催化技术创新之路

信息来源: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9-06-12

报告题目:基于催化基础研究的催化技术创新之路

------合成气催化转化技术的工业化研究进展

报告人: 丁云杰 教授 (大连化物所)

报告地点:深圳大学南校区计算机软件大楼223会议室

报告时间:2019年6月18日10:00~12:00

主持人:苏陈良 教授

报告人简介:

1985年7 月于杭州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1991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并获博士学位,师从林励吾院士;1991年7月-1995年9月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催化研究所工作,讲师/副教授;1995年年9月-1998年10月,在美国Texas A&M 大学化工系博士后研究,1999年1月至今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研究组组长和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和学位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PI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任《催化学报》,《煤化工》和《化肥与合成气》杂志编委会委员。在Nat. Mater.,JACS,Angew. Chem.,ACS Catal., J. Catal., Appl. Catal.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20多件,授权80多件,国际授权专利8件,发表著作3部,其中主编专著1部。从事合成气转化和精细化工催化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催化过程的工程化研究,在实验室创新性催化剂创制和催化小试技术经模试研究发展到工业示范或工业化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成果,丁云杰研究员主持的项目已有8项技术实现了工业示范或工业化。正在进行工业化或工业示范的有6项,其中3个项目为原创性项目。上述科技成果以催化剂和工艺软件包的形式进行转化,其中3万吨/年乙醇胺临氢氨化制乙撑胺的整套技术出口印度,为实现“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做出了贡献,并带动国内多种机械设备的出口。

2012年获中国产学研联合会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015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优秀奖”和辽宁省政府“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等。2005年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获辽宁省先进工作者;2018年辽宁省优秀专家;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